第49期—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专题例会

作者: 时间:2022-05-29 点击数:

(通讯员陈旋)2022529日晚7点整,第48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专题例会在文科大楼910召开。此次例会共有30人参与,包括硕士生导师朱晓伟及课题组的研究生及本科生。本次会议由罗曼玲同学、黎慧婷同学进行文献汇报,由陈旋同学负责本次的会议记录。

会议初始,研二学生罗曼玲对文献《Childhood unpredictability, life history, and intuitive versus deliberate cognitive styles》进行了分享。她通过童年的不可预测性、生命史策略、直觉和深思的认知风格的概念导入,从期刊介绍、前言、研究方法、结果和讨论五个部分对这篇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讲述。罗曼玲同学从认知的双加工理论出发,阐述了认知风格与早期环境的关系,接着根据生命史理论提出认知资源的分配和早期环境与生命史策略之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下,研究1使用问卷法探究了生命史策略在童年环境与成年后认知风格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另外,童年逆境会使个体倾向于直觉反应,但是并不是所有情境下的。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可能会改变个体对不同认知风格的预期效用。故文献中的研究2利用实验法探究了童年不可预测性与实验操纵的死亡线索对成年后不同认知风格行为表现的影响。此篇文献与罗曼玲同学的毕业论文研究主题存在相似之处,故本次文献汇报对于她本人来说也是收获颇丰。在最后,各位同学也对罗曼玲同学提出了几个问题,比如以往研究的逻辑大多是先用问卷法检验中介调节作用,再用实验法补充,但本文献中却是用问卷法检验中介,用实验法检验调节作用,据此对本文的研究逻辑的看法;研究2中的控制组中情景材料负面后果是否同样会产生死亡威胁效果。关于这些问题罗曼玲同学进行了详细解释,朱晓伟老师也做了相关补充。


4AFAC


接着大二学生黎慧婷带来了对《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分享,她从问题提出、研究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部分对这篇文献进行了详细地讲解。黎慧婷同学首先简单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并讲述了本研究根据相对剥夺感理论和以往实证研究提出假设1:相对剥夺感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根据病态网络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提出假设2:相对剥夺感通过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网络游戏成瘾;根据个体因素在非适应性认知与网络成瘾之间的调节作用,提出假设3:内隐人格观调节相对剥夺感通过非适应性认知影响网络游戏成瘾的后半路径。本研究通过问卷法验证了相关假设。在最后,其他同学也针对这篇文献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黎慧婷同学耐心回答了大家的问题,朱晓伟老师做了相应补充。


61076

在本次会议的最后,朱晓伟老师针对两位同学的汇报作了详细的总结,并针对同学们汇报的文献雷同的现象,提了自己的建议:研究生还是继续分享关于自己研究方向的文献,本科生可汇报其他研究方向的文献,如关于生理、人格或广告心理学等等,拓宽心理学知识面;同时例会负责人需在期末总结本学期所有同学的汇报内容。

至此,本次会议圆满落幕,让我们一同期待下一次的学术例会。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文科大楼    电话:0716-806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