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期—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专题例会

作者: 时间:2022-12-04 点击数:

通讯员(程丽媛)20221211日晚7点,第61期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专题例会在线上腾讯会议进行。此次例会共20余人,包括硕士生导师连帅磊老师、朱晓伟老师、课题组的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本次会议由杨蕊嵘和曹晓萱同学进行文献汇报,由程丽媛同学负责本次的会议记录。

例会正式开始,首先由杨蕊嵘同学进行了文献汇报,题目为《Commitment and intergenerational influence: A field study on the role of children in promoting recycling in the family》,该文章于2022年发表在《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该研究开展了一项面向儿童及其家庭垃圾分类与回收行为的纵向现场干预研究。首次将承诺与教育活动、抄写和代际学习这三种策略进行创新结合,探索了承诺与基于承诺的联合干预措施对儿童及其家庭回收知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儿童在公共场合做出的书面承诺和特定信息足以有效地引发儿童知识和行为的积极变化。这些发现与之前在成人和青少年中的研究一致。同时对代际影响的研究结果支持了亲子关系的双向理论,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会影响父母的知识和行为。分享知识的儿童可能会认为自己是积极的沟通者或教育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

杨蕊嵘同学的汇报结束后,连帅磊老师首先针对心理学的干预研究以及正念进行了详尽的指导,同时指出了心理学研究生在文献阅读方面的问题,随后,朱晓伟老师结合连帅磊老师提出的问题,继续对我们研究生论文写作提出了许多建议。同学们备受启发。

紧接着,曹晓萱同学汇报了即将于2023年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杂志上刊出的一篇文章《The effect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media experiences on mental health: Examin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fear of missing out, ghosting, and vaguebooking》。该研究探讨了人格和社交媒体体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错失恐惧,ghostingvaguebooking的中介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建立了三个模型,并依次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社交人格特质与社交媒体体验相结合与心理健康有显著关系。同时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关注于防止社交媒体对心理健康的负面体验的变量。

汇报结束后,连帅磊老师与朱晓伟老师再次强调了研究生例会的目的和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并对往后的例会汇报提出了要求。同学们都谨记在心,收获满满。

至此,本期例会圆满结束,相信大家都通过此次例会收获了许多。让我们一起期待下周的文献汇报吧!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文科大楼    电话:0716-806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