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学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而设立的特色专业项目。围绕运动健康促进领域,提炼运动减脂和增肌为核心的专业方向,助力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本微专业依托省一流专业体育教育的师资,通过人体科学课程群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前沿研究与综合优势,强化跨学科融合。
二、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旨在满足经济社会对跨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依托学校专业优势与学科资源,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较强专业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如下:知识要求:学生应系统掌握围绕健康促进与管理专业领域提炼的6门核心课程知识,这些知识涵盖学科基础理论、前沿知识以及实操应用知识。了解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需要,形成跨学科知识体系,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要求:具备跨界学习能力,能够打破学科界限,将微专业知识与主修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拥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度的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实践,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掌握自主学习方法,能够不断更新知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素质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跨学科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课程设置
《运动健康促进与指导》微专业课程设置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授课方式 (线上、混合、线下) |
理论 |
实验 |
上机 |
1 |
《增肌抗阻训练》 |
2 |
32 |
6 |
16 |
10 |
考查 |
5 |
线下 |
2 |
《实用运动康复》 |
2 |
32 |
12 |
20 |
|
考查 |
6 |
线下 |
3 |
《保健按摩》 |
2 |
32 |
16 |
16 |
|
考查 |
6 |
线下 |
4 |
《运动测量与评价》 |
3 |
48 |
36 |
12 |
|
考查 |
6 |
混合 |
5 |
《运动营养学》 |
3 |
48 |
36 |
12 |
|
考试 |
5 |
线下 |
6 |
《运动减脂理论与实践》 |
4 |
64 |
6 |
48 |
10 |
考查 |
5 |
混合 |
总计 |
16 |
256 |
112 |
124 |
20 |
|
|
|
四、师资阵容
《运动健康促进与指导》微专业依托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有6名专任教师,其中含5名高级职称,有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教师1人,硕士导师5人。
五、教学安排
本微专业共6门课程,总学分16分,每学分16学时,2个学期完成,安排在第五至第六学期。教学方式灵活,学生数达15人单独编班,利用双休日、假期或寒暑假,采用线下授课,且不影响主修专业学习。
六、学费标准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收取。
七、学制、考核及毕业证书
从每年秋季学期开始,2个学期为一个培养周期。学生在主修专业毕业前修满16学分并通过考核,发放学校统一制作的微专业证书。
八、修读条件
招生对象:微专业面向长江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籍在校二年级及以上本科学生(不含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开放。
招生条件:有意向拓展自己的专业视域以跨专业学习健康促进与管理领域相关专业知识,或有志攻读与健康促进与管理相关的专业研究生。
九、班级管理
每班不超过30名学生,设置微专业教学班班主任。
十、报名方法及选拔方式
根据学校本科生院的通知要求统一报名,提交申请表等材料。
招生将通过综合评定方式进行,择优录取。
十一、报名咨询
QQ群号:98586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