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体育AI赋能健康促进共探青少年体质提升新路径

作者: 时间:2025-10-22 点击数:


(通讯员:蒋林孜)为推动体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助力师生探索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新方向,近日,长江大学特邀首都体育学院王琦教授,在东校区文科楼910教室开展以“体育人工智能赋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学院副院长宋永晶、杨青宝,部分硕士生导师以及2024级、2025级体育类研究生参会聆听。讲座由院长助理严磊博士主持。

讲座伊始,主持人对王琦教授的学术背景做了简单介绍,王琦教授长期深耕体育人工智能、青少年体质健康领域,在体育科技与教学实践融合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主持多项相关领域重点课题,其研究成果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青少年体质提升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为本次讲座奠定了高专业度的学术基础。

随后,王琦教授围绕“体育人工智能如何赋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展开核心阐述。他首先聚焦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痛点,明确指出三大关键问题:其一,教师能力存在短板,部分体育教师对智能化教学工具的运用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新时代体育教学需求;其二,教学工具相对滞后,传统教学手段难以精准捕捉学生运动数据,无法为个性化指导提供支撑;其三,教案标准有待完善,现有教案普遍缺乏针对不同体质、不同运动基础学生的个性化方案,且标准化程度不足,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针对上述问题,王琦教授分享了其团队的实践探索成果——中小学体育和青少年体质健康基地。他详细介绍,该基地依托三大核心技术与平台破解教学难题:一是搭建运动传感网,通过部署智能传感设备,实时采集学生运动速度、力量、耐力等多维度数据;二是构建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数据平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与挖掘,生成学生体质健康评估报告与个性化运动建议;三是联合体医工融合高精尖中心,从医学、工程学视角优化运动方案,确保学生运动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在提出问题与分享实践后,王琦教授进一步构建了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协同发展体系,明确三大互相支撑、协同推进的核心概念:一是云课堂智慧系统,整合优质体育教学资源,通过线上平台实现教学内容的高效传递与共享;二是卓越教师工作坊,聚焦体育教师能力提升,开展智能化教学技能培训、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三是云上春苗行动,联动家庭、学校、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提供常态化体质监测、运动指导等服务。

此次学术讲座,为长江大学体育专业师生搭建了接触体育人工智能前沿动态的桥梁,不仅深化了师生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新路径的认知,更为学院体育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启发。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体育人才、助力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卢小琴,审核:严磊)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苑路1号长江大学东校区文科大楼    电话:0716-806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