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体育类研究生参加“荆州武汉”两地体育与健康学科联合教研暨跨学科主题教学研讨与展示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4-09 点击数:


(通讯员 陈涛)2025年4月8日上午,我院2024级体育类硕士研究生统一乘车前往荆州市楚都中学参加“荆州 武汉”两地体育与健康学科联合教研暨2025年荆州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跨学科主题教学研讨与展示活动。

活动伊始,来自荆州市沙市区洪垸小学的陈琼老师带来的水平二四年级的“红色润童心、重走长征路”跨学科主题学习跑、跳的技术学练与游戏主题大单元第9次课“四渡赤水”折返跑。课上,陈琼老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尝试练习中,通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本课围绕“四渡赤水”的情景进行折返跑练习。鼓励每一位同学学习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建立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培养学生社会担当意识,达到以体育育人的目的。老师讲课生动有趣,学生们认真聆听,充满活力。

接着由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一小的黄峰老师讲授,自驾西北游-穿越山海,挑战极限一田径项目 (8-2) 跨学科主题学习课时教学。黄峰老师主要讲解如何让水平二四年级的学生掌握耐久跑中变换节奏跑的技巧,掌握用步频和步幅来控制跑的节奏的方法,呼吸自然有节奏,了解如何克服极点,学生能有节奏跑完全,从而掌握跑步从右侧“超车”的规则,体验运用自我心率监控科学锻炼的方法,结合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运用到体育课堂中,有助于增加学生对祖国各地区地理位置的了解与认识。

最后,由荆州市荆州实验小学郑筱翩老师带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一多姿多彩竹竿舞的授课内容。此课时教案设计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依据,创设"争做民族文化小传人”的真实情境,各学科围绕录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纪录片制作,形成协同育人机制体育学科为纪录片提供核心技艺展示内容;道德与法治学科铺垫民族底蕴音乐学科打造特色民族韵律声最终通过纪录片创作这一成果载体,实现文化传承具象化、技能学习情境化、跨学科融合可视化,使学生在真实项目实践中成长为民族文化的小小传播者与创新传承人。

三位老师充分依托《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作为设计源泉,使得课时教案设计既科学又具有新颖性,课堂上更注重思政元素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融合,更好发挥了德育作用,同时辅助器材的充分及有效使用,保障了课堂过程的顺利进行与成效展现。

此次观摩学习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师范专业学生,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只有持续的学习才能朝着一名合格人民教师靠近。

(审核  熊猛 编辑 卢小琴)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苑路1号长江大学东校区文科大楼    电话:0716-806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