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体育学院2024-2025学年“求实导师学术沙龙”系列讲座(袁新国教授)

作者: 时间:2025-04-17 点击数:

(通讯员:王曼云/文 陈涛/摄)2025年4月16日下午,我院“求实导师学术沙龙”之“运动与健康研究路径分析”在5教203报告厅顺利举行。博士生导师袁新国教授主讲,我院体育类研究生及部分青年教师与会。

袁新国教授以“全球慢性病防控”为切入点,指出当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70%以上,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他强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运动指南(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是降低慢性病风险的关键,但如何科学量化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仍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会上,袁教授系统阐述了研究框架:短期目标聚焦运动对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的调节作用。长期目标则探索运动延长寿命、降低30%-50%慢性病风险的机制,并从生理代谢、心理健康及社会文化差异三大维度展开分析。在方法与工具层面,他介绍了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生物标志物分析(如炎症因子检测)及大数据与AI建模等前沿技术,展示了运动行为预测健康风险的创新路径。

针对研究热点,袁教授结合案例指出,规律运动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显著干预糖尿病与肥胖症,并探讨了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的潜力与争议。同时,他坦言研究面临个体差异、伦理隐私及长期跟踪数据缺失等挑战,呼吁学界关注精准医学与跨学科融合。

展望未来,袁教授提出三大方向:基于基因组学的个性化运动处方、运动科学与神经及环境科学的交叉创新,以及研究成果向卫生政策的转化。他总结道:“运动研究不仅揭示健康机制,更关乎社会福祉。推动科学化运动需要多方协作,让'运动即良药’理念深入人心。

在场师生纷纷表示,本次学术沙龙内容详实、视角前瞻,为运动健康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启发。袁教授的分享深化了大家对运动医学价值的认知,并为后续科研方向注入了新思路。

(审核 熊猛  编辑 卢小琴)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苑路1号长江大学东校区文科大楼    电话:0716-806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