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教体学院2024年度共青团先进集体(推选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学前12201团支部)风采展示

作者: 时间:2025-04-09 点击数:

   

  在教育与体育学院中,有这样一个充满活力、怀揣理想的集体 ——学前12201团支部。作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团支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紧密围绕“思想引领有深度、组织建设有力度、服务同学有温度、作用发挥有亮度” 的目标,团结带领24名团员青年以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的政治自觉,在理论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在实践磨砺中绽放青春之光,在班级建设中凝聚奋进之力。现将团支部的基本概况、学习创新、志愿服务和获奖情况几个方面的成果进行汇报和展示。


一、基本概况——奋楫笃行 履践致远

学前12201团支部现有团员24人,其中中共党员1人,中共预备党员2人,团支部书记1人,宣传委员1人,多数团员均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严格要求自己。支部内有3名同学加入第十八期长江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1名同学加入女子学院,4名同学分别加入“理响荆楚”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志愿理论宣讲团,1名同学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国赛获银奖,在团支部内起引领带头作用,带领着全体成员积极进取。团支部连续两年被授予“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被授予“优秀班级组织奖”称号。团支部于2024年1月开展教育与体育学院示范组织生活会,全院团支书到会学习,上级团组织老师到会进行指导,给予肯定。

二、学习创新——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

班级年均绩点3.53,英语四级通过率95.10%,三分之一的同学通过英语六级,普通话测试达标率达100%。支部内部自由分组、由团干部带头开展团小组机制,坚决落实“一对多”的运行机制,一个团干部对应多个支部成员,解决支部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学习中的问题,加强联系,增强支部成员的集体归属感。在课程学习进行中以团小组为单位与老师“翻转课堂”,轮流查阅资料进行讲课,开展无生试讲等课程讨论,学习热情高涨。在期末复习周内也以团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助,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

支部内部成员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1.第十四届“挑战杯”国赛银奖1人;

2.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2人;

3.第三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竞赛湖北省三等奖1人;

4.2023年第七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初赛)汉译英组三等奖1人;

5.2023年第七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初赛)英译汉组三等奖1人;

6.国家奖学金1人,国家励志奖学金4人,长江大学奖学金2人。

三、志愿服务——不啻微芒 造炬成阳

支部内部成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单人累计志愿时长最长达600个小时。

1.参与学校“迎新”志愿服务活动10人;

2.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15人;

3.参与“荆州马拉松”志愿服务活动5人;

4.回访母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个,最美招生宣传大使4人;

5.获“优秀志愿者”称号20人。

四、获奖情况——功不唐捐 玉汝于成

支部内部成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取得多项荣誉。

1.长江大学“万人创百星”活动中获“学干之星”1人,“向上向善之星”1人;

2.首届楚文化大学生“九歌”诗会颁奖典礼“活动积极分子”2人;

3.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4人;

4.获“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7人;

5.获“优秀团支部书记”荣誉称号1人;

6.获“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2人;

7.获“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3人;

8.获“长大青年说——百生讲坛”铜牌主讲人1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学前12201团支部始终秉持“待得云开见月明,自有星河照归途”的信念,走好当下的每一步,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迎接新的挑战。

(审核 何可可 编辑 贺康锋)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苑路1号长江大学东校区文科大楼    电话:0716-806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