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曼云)2025年9月24日,长江大学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工作顺利开展。评估专家组由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湖北大学及黄冈师范学院的5位教授组成,专家组对体育学硕士点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考察。校研究生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相关领导,教育与体育学院领导班子及师生代表参加了评估活动。

当日下午15时,评估汇报会在文科大楼A区905会议室举行,由张艳红院长主持。研究生院副院长袁海山致欢迎辞,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副处长王真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概况。随后,专家组组长王健教授就评估流程与纪律要求作说明。教体学院副院长宋永晶教授围绕学科方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对学位点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

汇报会后,评估工作进入三个平行考察环节,专家组分别通过导师座谈、学生座谈、资料查阅等考察活动深入了解学位点建设情况。
在导师代表与管理人员座谈会中,专家组与袁新国、刘华荣等10位导师及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会聚焦师资结构优化、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等核心议题。专家组特别关注高层次人才引进成效、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科研团队建设情况,并就跨学科合作平台构建、学术交流经费保障等实际问题与参会人员交换意见。与会导师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实践,分享了指导经验与面临的挑战,介绍了学位点的实际运行情况。

研究生代表座谈会在文科大楼A区910会议室同步进行。专家组与10名涵盖各年级的研究生代表进行了坦诚交流。座谈会上,研究生围绕课程体系设置、科研训练支持、学术沙龙实效性、实践教学环节等话题踊跃发言。与会研究生既肯定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进步,也客观反映了课程教学质量、学术资源供给、课题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度等方面存在的提升空间。专家组成员认真听取意见,并就研究生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在资料核查环节,专家组在文科大楼A区325会议室对学位点建设材料进行了系统审查。核查内容涵盖近三年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学位论文质量、科研项目立项与成果产出、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关键材料。专家组通过查阅原始文档、比对数据信息、核实成果材料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科建设的规范性与实效性,特别关注培养过程的制度化建设、质量保障机制的运行效果以及持续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

现场考察结束后,专家组召开内部会议进行集中评议,并于下午5时举行评估反馈会。会议由于永伟书记主持,专家组组长王健教授代表专家组宣读了评议意见。

专家组对学位点建设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学科方向设置科学合理,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领域;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社会认可度稳步提高;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实现双增长,服务地方能力明显增强。
针对学科未来发展,专家组提出五项建设性建议:一是充分发挥教体融合的体制优势,建立跨学科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的深度交叉融合;二是完善导师遴选、培训与考核机制,建立导师岗位动态调整制度,提升指导质量;三是构建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课程评估与反馈机制,重点提升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水平;四是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博士,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五是深挖地域经济、文化特色,围绕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发展和荆楚体育文化传承创新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学院院长张艳红教授代表学院作表态发言。她表示,专家组提出的建议精准中肯、内涵丰富,学院将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详细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实把评估成果转化为学科建设实效,全力推动体育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专项合格评估是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成效的一次全面检验,专家组的权威指导为学科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学院将以此次评估为契机,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体育教育与区域发展融合”的学科特色,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将体育学学科建设成为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学科。

(编辑:刘海兵 审核: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