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第七期例会顺利举行
2025年4月29日晚7点整,本学期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第七期例会在11教205正式开始,朱晓伟老师参加了本次例会,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也参与其中,会议现场氛围融洽。
本次例会我们有幸聆听了三位同学带来的精彩汇报。首先,朱文林同学分享了《Young People's digital maturity relates to different forms of well-being through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他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汇报结束后,朱晓伟老师针对其研究中涉及的基础心理需求满足与受挫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点评,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汇报思路的建议,并鼓励同学们深入思考相关理论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接着,王佳祥同学汇报了《Symptom structure of 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mong Chinese young adults with childhood trauma: a network analysis》。该研究通过网络分析的方法,对有童年创伤的中国年轻成年人中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进行了探讨。朱晓伟老师在点评中,对研究中网络分析方法的运用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了该方法在研究此类问题时的优势与可能存在的局限,同时强调了在研究中对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的严谨性。

最后,管师师同学汇报了文章《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 between cumulative ecological risk and smartphone dependence among early adolescents: A parallel mediation model》。此研究通过平行中介模型,分析了早期青少年中累积生态风险与智能手机依赖之间纵向关联的性别差异。朱晓伟老师在点评时,针对研究中的中介模型进行了详细讲解,对模型构建的合理性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同学们在使用此类模型进行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

此外,朱晓伟老师在例会中鼓励同学们要善于从每次的汇报中学习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积极参与到学术讨论中来,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
到此,本期例会圆满结束,与会师生都表示收获颇丰,大家满怀期待地共同迎接下周的文献汇报。